自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以來,公主嶺市已建成運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513處,自來水受益總人口62.15萬人,年底前將實現農村自來水工程全覆蓋。5月10日,市水利局被水利部授予“十三五”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。
統籌協調,壓實責任暢通機制
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作,堅持高位引領、超前謀劃、靶向實施、跟蹤問效。
壓實工作責任。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、市政府常務會、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,專題研究部署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工作,明確目標任務,壓實工作責任,簽訂責任書,立下軍令狀。
建立工作機制。成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專項推進組,黨委、政府主要領導深入施工一線督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,現場召開協調推進會議,解決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;市紀委監委、市委組織部、市政府督查室對工程建設進度、質量、安全生產等進行全程跟蹤,對工作推動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啟動問責程序,并將此項工作成果納入鄉鎮政府、相關部門年度績效考評重要內容,為如期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建設任務提供堅實組織保障。
多措并舉,切實推進工程進度
克服困難,科學組織,制定工作計劃,有序推進項目施工進度,提升工程建設效率。
積極籌措資金。公主嶺市轄區面積4140.6平方公里,轄24個鄉鎮(4個涉農街道),404個行政村,3098個自然屯,現有農村人口82.3萬人,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覆蓋面廣,資金需求量大,三年期間農村安全飲水建設資金高達10.93億元。為有效破解資金難題,當地超前運作,積極籌措建設資金,緊抓政策機遇,充分利用國家、省發行地方專項債券契機,有效解決建設資金不足問題,共申請資金8.8837億元。其中,政府專項債券資金7.83億元,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資金0.785億元,扶貧、鄉村振興等扶持銜接資金0.2687億元,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設的有序實施。
抓好信息化建設。作為省政府確定的2021年農村飲水信息化監管運管平臺建設14個試點縣市之一,供水房相關設施從9月份開始安裝,計劃實施信息化建設的513處供水房已安裝完成378處,預計12月上旬可全部完成,并有序做好與省信息化平臺對接上線試運行工作。
加強施工管理。在施工組織方面,工程開工前制定詳盡的任務清單及完成時限,自始至終嚴格執行進度控制計劃,倒排工期,掛圖作戰,在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要求前提下流水作業,搶抓工程進度;在施工工藝方面,針對工程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地下砂層埋深較淺,厚度較大,供水管網管道頂管無法成孔和管道開挖塌方嚴重,地下水位高等難點堵點問題,通過利用膨潤土造漿固壁、沉箱防護等非常規舉措克服施工困難,確保完成建設任務。
強化部門協同。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涉及水利、發改、衛健、自然資源、國網農電、移動通信等多個部門和所有項目鄉鎮(涉農街道),為確保工程建設有序進行,各部門、鄉鎮(涉農街道)主要負責人親自安排,并責成一名副職領導和業務科長全程參與,相互配合,協同作戰,確保項目前期工作及工程建設順利有效實施。
建管并重,確保效益有效發揮
在加快工程建設的同時,同步建立健全建后運行管理機制,確保所建工程長期發揮效益。
組建管護機構。按照省水利廳工作要求,于今年5月10日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農村供水事務服務中心,具體負責全市農村供水事務性保障工作。同時,制定出臺《公主嶺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護指導意見(暫行)》,明確了管護責任主體,全市24個鄉鎮全部組建農村供水協會,具體負責轄區內農村飲水工程建后管理。
落實維養經費。為充分保障飲水工程正常運行,在市級財政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,2020年撥付維修養護經費412.27萬元,2021年撥付維修養護經費550萬元,有效解決了工程運行管理中存在的資金缺口。
加強水費收繳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,到2021年底,農村自來水工程水費收費處數要實現全覆蓋,水費收繳率達到95%以上。及時出臺水費收取辦法和收費標準,基本實現水費收取全覆蓋。對脫貧戶水費收取給予一定優惠政策,2020年按每戶減少2/3收取,2021年按每戶減少1/3收取,兩個年度財政共補貼水費57.48萬元。下一步,將通過加大宣傳力度,提高群眾對“水是商品,用水必須繳費”的認知度,實現足額收繳水費,逐步實現“以水養水”良性運行。